•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卫健委> 政策法规>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417000032454254/202404-00067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宣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 其他 / 通知
名称: 【上级文件】关于加强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管理工作的通知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4-29
索引号: 113417000032454254/202404-00067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宣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 其他 / 通知
名称: 【上级文件】关于加强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管理工作的通知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4-29
【上级文件】关于加强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管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6 来源: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市爱卫办卫生健康委、红十字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健康安徽2030”规划纲要》有关要求,加快提升全省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以下简称AED)配置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加强公共场所AED配置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AED配置管理重要性认识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突发心脏骤停事件屡有发生AED作为便携式急救设备,对于提高院外心脏骤停院前心肺复苏率和院内抢救成功率,减少病人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切实提高认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强化做好公共场所AED配置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拓宽设备购置资金渠道,补齐公共场所配置短板,推进急救知识技能普及,全面提升社会急救能力,为健康安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公共场所AED配置管理

(一)加强AED配置规划。根据辖区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人口数量及密度、辖区面积、公共场所数量及类别等因素,科学规划公共场所AED配置,原则上配置比例达到10万人10。优先在城市轨道交通、长途车、铁路列车、飞机以及交通场站大型企事业机关单位、工厂车间、城市广场、养老机构、社区、体育和文化娱乐场所、大型商超、酒店、旅游景点、学校、幼儿园等人员流动量大、意外发生率高、环境相对封闭或发生意外后短时间内无法获得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公共场所和警车、消防车等应急载具内配置AED逐步推进配置工作

(二)统一AED设置规范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要求,统一AED标识、包装内基本配置、保护外箱或机柜以及安装位置设置规范。推动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AED地图,通过地图软件、小程序、皖事通等自动定位、更新、显示和导航周边地区的AED,为公众提供更加准确的AED地理位置服务。鼓励将公共场所AED地图接入120急救指挥调度平台,实现社会急救与专业急救有效衔接、协同联动。

(三)做好AED管理维护每台AED设置场所要有专人负责,AED设备状态、耗材状态及效期、位置及剩余使用年限、急救物品效期、机箱耗材、机箱位置、机箱电量、通讯日志、标志标识等进行日常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设备紧急时刻能取可用鼓励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远程管理系统,对AED运行和维护保养实行实时监控管理。

加强组织保障

强化责任落实。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要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倡导公益工作机制,制定公共场所AED配置规划,指导相关单位做好设备配置管理工作。卫生健康部门要组织专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推动AED配置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相衔接。红十字会要按照法定职责向公众提供AED使用及相关急救技能培训,倡导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捐赠等活动AED配置单位要派专人定期检查设备情况,开展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二)强化宣传发动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及时主动公布公共场所AED分布信息。将AED急救科普融入爱国卫生运动,利用爱国卫生月、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及健康中国行动知行大赛家庭专场、安徽省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等群众性科普宣教活动,广泛开展公益宣传,倡导社会急救理念,弘扬救死扶伤精神。深入挖掘宣传AED救护典型人物事迹,推荐参评“见义勇为奖”等评选表彰。

(三)强化培训演练各级红十字会、急救中心和公立医院等按照各自职责,面向公众开展心肺复苏(CPR+AED等急救技能培训和健康宣教工作。探索将AED使用技能培训内容纳入公安民警、消防救援人员、公共交通工作人员、职业驾驶员体育课教师、班主任等重点人群在岗培训积极开展中小学急救常识普及,推广高中生、大学生AED使用技能培训培养有能力开展救护工作的第一反应者鼓励按照每台AED培训10名急救志愿者的比例,指导AED设备配置单位建立志愿者队伍,对考试合格人员颁发红十字救护员证。推动使用安徽省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微信公众号,实公众网上报名、在线学习、理论测试、实践操作、网上取证,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护培训普及性和便捷性。

  

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安徽省红十字会

202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