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郎溪县计生协:山间幽兰 吐舌纳香 -----记郎溪县四青村专干扶贫纪实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市计生协 发布时间:2018-04-28 09:27
[字体:  ]

    兰花,又叫兰草花,生长在山中幽林之间,迎春而开,花香清纯而不艳,传数丈可闻而近在咫尺难觅,胆小吐舌;孔子曾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姚村乡四青村地处大山之中,交通闭塞,山多地少,赖以生存的靠满山遍野的毛竹。随着科技的发展,毛竹的替代品越来越多,毛竹价格一落千丈,导致广大村民收入逐步减少,贫困状况加剧,也是姚村乡四个贫困村之一。

    张烦,四青村卫计专干,村计生协会秘书长,村级扶贫联系人;卜知平,四青村齐村组村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烦的邻居。卜知平因家中兄弟多,在哥哥们相继成家后就与年迈的父母共同生活,加之身体不好文化程度不高且无一技之长外出务工无法就业,只有留在家中靠一点竹山维持生活。30岁时经人介绍认识一贵州籍女子,后两人结婚,次年生育一男孩;因家庭贫困,在小孩7岁时妻子还是出走一去不归,望着家中生病的老人和读小学的儿子,卜知平不知所措,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不要急老哥,生活慢慢来,现在国家政策好有困难我们一起解决”张烦这样劝慰着卜知平,从那时起张烦也这样在做,通过评议、公示为他父母申请了低保,初步解决了老人吃药的问题,联系学校、联系校车通过计生困难家庭救助为他解决了小孩上学的问题,一家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幸福的家庭基本都是一样,不幸的家庭总有那么的不幸,2014年冬卜知平的父亲突发心脏病,晕倒在路边,嘴唇发青牙关紧咬,老妈撕心裂肺的哭声让卜知平慌了神,正在村里工作的张烦知道后第一时间掏出手机打给了在拉丝厂拖货的丈夫,“赶快把车开到村边”,她急忙赶到家中拿上皮包,因为她知道卜家没有钱,住院要医药费的。在那个寒冷的冬夜她夫妻两一直陪伴着帮忙办好住院直至老人稳定后才离开。在回家的路上她还在思忖要给卜家找个出路,解决困难。

    也就是那一年村里统计贫困人口,她第一时间想到了卜知平给予了申报,成了四青村第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也给卜知平的父亲办理了慢性病证,在看病就医时报销的比例大幅提高,减少了他们的家庭压力。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张烦想: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靠救济和慰问总不是办法,必须要靠发展家庭产业尽快脱贫,她会同县乡扶贫工作的同志多次上门,根据卜家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两个老人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在家可以搞点家庭养殖,卜知平还年轻在附近能找点事做,既能挣点钱又能照顾家里。对,就这样干。她又张罗着帮卜知平搭建了两间房舍,一间养猪一间养鸡,那年春天她将猪仔和鸡苗送到二老手中;还是那年春天村里利用扶贫项目建立的蓝莓生态园也已启动,她利用了一下小小的“特权”把卜知平安排了进去。健康扶贫的春风吹进了山里,村卫生室给卜知平的父母建立了健康档案,落实了家庭签约医生,定时定期上门服务,“180”“351”政策的落实彻底解决了他家看病的后顾之忧,再也不为看病难而发愁。

    2018年春节卜知平的妈妈拎着一只老母鸡送到张烦家中“闺女:没什么东西感谢你,这是自家养的过年给炖点汤喝,不是你忙前忙后我哪有今天?闺女:别推辞,我知道你们的规定不能收老百姓的东西,你就当你娘家婶子给的,看谁敢说”,“谢谢婶子,我收下”,“别忙谢,还有两兜你最喜爱的兰草花,这是我儿在老龙沟找的,现在有‘箭’的很难找老费劲了”,老人拿出了兰草,张烦眼睛湿润了,是的我爱花更爱兰草,它就是一棵小草匍匐在地上没有绿叶的衬托,它开的就是一朵小花不是高高挂在枝头,它默默无闻,不娇不艳,但带给我们的一抹清香总是使人难以忘怀。

    张烦担任村干部十余载,勤勤恳恳,默默工作;性格柔软不爱张扬的她乐于助人,从孤寡老人到留守儿童,从贫困母亲到困难家庭,她通过民政的慰问,妇联的帮扶,人口基金的救助等,使多少个家庭度过难关,使多少群众得到慰藉,她也不知道。她就是山里的一朵兰花,没有桂花的香艳十里,香飘几山几凹已足矣。(梅长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