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旌德县蔡家桥镇迎来了第一场“热情洋溢,蜂拥而降”的大雪,很快山上、村里小道上已看不见积雪,大雪无痕。而此时家住山顶上的77岁高龄胡广忠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他是贫困村凡村的一名贫困户,患有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瘫痪在床,行动不便,寒冷的天气使他还发高烧。他已经不好意思在这样的天气给小江打电话了,这些年来,小江上门为他看病的次数已经不计其数了,怎么好意思在这大雪纷飞,寒风呼啸,路上多尺厚雪的情况下请他了。好在邻居知道后,主动给小江打电话,他知道后二话不说带上助手机器人从庆丰村前往凡村胡大爷家中。
走到胡大爷家中,小江花了1个多小时,脸冻得通红,裤子已经湿到膝盖了,但助手机器人还紧紧揣在怀里,还有一丝余温。很快,他熟练地为病人量体温、测血压、输液,输完液已经到晚上九点多了,而外面雪依然在下。胡大爷拽着江医生的手,哭着说道:“小江,你让我这把老骨头怎么感谢你啊!这么大雪还让你跑这么远的路,我心里不是滋味啊”。看着老人家哭着这么伤心,江医生眼睛也湿润了,安慰了老人好久,看着他喝了一点粥,才踏上回家的路程。一路上,小江陷入深深的沉思:农村很多留守老人,而因病是他们成为贫困户的主要原因,自己一定要发挥最大的力量来保护这些老乡们的健康。
小江不是别人,正是庆丰村计生协会员、村医江繁荣,1985年毕业于黄山卫校,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在庆丰村卫生室干了30多年。凡村是旌德县八个贫困村之一,没有村卫生室和村医,村民就医不便,江繁荣主动承担起庆丰村和凡村两个村的村医。他和他的小助手经常在贫困村以及非贫困村为贫困户进行常见病的智能辅助诊断与治疗,将病人的治疗情况、电子病历录入机器人系统,通过借助智能化、信息化手段,降低贫困户就医成本,改善就医体验,助推健康大脱贫。江医生谨遵医义医德,村民也非常信任江医生,卫生室经常围满了人。常年身体不好的聂成仙奶奶经常说:“他人好,服务到位,让他看病,我们舒心放心。”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提出,以“基层为重点”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也只有强基层,才有可能解决当今中国医疗行业面临的种种问题。现在各地不断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深化公共卫生服务,那么对于基层村医的要求则更高更严,需要履约,监测记录有关情况,对贫困人口更要制作人口健康档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就诊、服药指导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而作为一名中老年人,江繁荣却心系贫困户,服务日新月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技术,虚心向晚辈学习电脑操作,经常将白天学习的电脑知识晚上在家摸索练习到深夜,增强了业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力争服务好群众,争当政府脱贫的排头兵。他说,“即使累点忙点,但是心里高兴。因为不仅村民的身体素质提高了,科学文化水平也提高了。”
2017年9月4日是江医生最高兴的日子,因为这一天迎来了经纶世纪研发的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这是全国首次开展村级医疗机构机器人辅助医疗试点。天使机器人内储存了中医诊脉系统,懂得中医治疗技术的他兴奋地说:“以后遇到疑难杂症,再也不用翻书查找了,只要询问天使机器人,就可以从中找到答案。”江医生和其他基层一线乡村医生一起参加了培训会,在现场与经纶世纪医疗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余中博士、北京网际易商信息技术公司国医堂创始人程钊教授等国内乃至国际一流顶尖网络、医疗技术专家进行“零距离”沟通交流,专心听专家讲授“天使机器人”应用技术,力求真正掌握操作要领。有了机器人助手后,江医生用机器人采集贫困户头像82位,机器人里有每位贫困户的身体状况,并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庆丰村和凡村的家庭医生签约已经全部到位。
2月9日,腊月二十四,适逢农历小年,年味渐浓。傍晚江医生和家人围着一桌丰盛的饭菜准备过个团圆年。这时候手机响起来,“江医生,你快来王光明家一趟,她老婆上吐下泻”电话里传来村卫计专干姜冬红急促促的声音。王光明老婆何叶霞也是一位贫困户,长期瘫痪,身体很虚弱。接完电话,江医生丢下筷子背上出诊包急匆匆出门,妻子追出来说,你搞慢点,拿件大衣披着,我们等你回来。等江医生出诊回来已经十一点多了,妻子将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这时一家人才坐在一起继续吃着团圆饭。妻子没有抱怨,只有理解和心疼,她知道丈夫有一颗仁济之心,以前也埋怨过,但看着村里人这么信任自己的丈夫,看着他们身体康复时高兴的笑容,看着村民自发送来自家的蔬菜和瓜果,她知道她的丈夫是伟大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江繁荣独自坚守在大山中的村卫生室三十多年,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山村。当地百姓离不开他,他看着一个个病人从自己手中康复,也会露出灿烂的微笑。而每天,你依然可以看到一位穿着白衣大褂的中年男子带着他的小助手奔波于蔡家桥镇庆丰村和凡村之间,无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还是骄阳似火,烈日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