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公平有序的网约车市场环境,强化行业信用监管,市执法支队以“源头管控、执法监管、服务提升”为抓手,将信用建设融入行业治理全链条,通过完善信用管理机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全力打造“信用为本、服务为先”的网约车行业生态。
一是强化源头管控治理,夯实信用建设根基。市执法支队将信用管理前置到行业准入环节,通过定期召开行业信用建设专题会议,通报违规案件查处情况,推动企业建立驾驶员信用档案,将法律法规培训、服务质量考核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从源头杜绝“带病上岗”。同时,严格审核新进入企业的资质,将信用记录作为准入重要依据,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管理和信用主体责任,从“入口关”筑牢信用基石。
二是优化执法监管模式,构建包容审慎机制。在日常路面执法中,市执法支队推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信用监管模式,对初次违规、情节轻微的驾驶员,通过信用约谈、法规培训等方式引导合规经营;对多次违法、拒不整改的,依法从严处罚并纳入失信名单,实施重点监管。今年以来,累计查处非法网约车案件19起,通过“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推动驾驶员信用意识显著提升。
三是拓展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信用监管体系。为打通信用监督“最后一公里”,依托12345、12328等平台,建立“快受理、严查处、及时反馈”的信用投诉响应机制,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治、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格局。通过群众参与监管与评价,倒逼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今年以来投诉办结率、群众满意度均实现大幅提升,行业信用环境持续优化。
下一步,市执法支队将积极探索建立网约车行业信用重点监管名单制度,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让守信者获得激励,让失信者受到惩戒,以信用建设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市民出行营造安全、便捷、诚信的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