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宛美急救”公益行走进宣广高速

织密生命守护网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市医疗急救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0 14:51
[字体:  ]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城乡居民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持续强化社会公众的院外急救能力,3月28日,“宛美急救”科普公益行2025年第三站活动在宣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宣城市医学会急诊急救医学分会、安徽省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宣城分会联合开展,是宣城市卫生健康系统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实践,通过专业急救知识下沉企业,切实提升公共服务一线人员的应急救护能力,为构建全民参与的公共安全防护网注入新动能。

多部门联动:共筑生命安全防线

宣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活动启动仪式上强调:“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也是突发事件易发场所。提升从业人员急救能力,对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培训得到宣城市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宣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指派资深急救科普专家成员会同宣城市医疗急救中心,认真准备科普内容,精心设计符合交通行业特点的培训课程。

专业化培训:理论实践双轮驱动

培训采取“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宣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凤美蓉以《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与急救》为题,结合最新临床指南,系统讲解心梗、脑卒中的“黄金救治时间窗”理论,通过真实病例分析,使学员深刻认识“早识别、早呼救、早处置”的急救链式反应机制。宣城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副科长周新春创新采用“三维教学法”,通过标准视频演示、分步动作拆解、错误案例警示,全面讲授心肺复苏(CPR)、AED使用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技能,特别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等场景设计专项应急预案。

沉浸式实训:锻造实战救援能力

实操环节设置“情景模拟工作坊”,专家团队将45名学员分为6个应急小组。导师采用“一看二练三考核”的递进式教学,利用高仿真模拟人重点训练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及人工呼吸的协调配合。参训职工纷纷表示,这种“学用结合”的培训方式使急救技能真正入脑入心。

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应急保障水平,更是健全宣城“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急救体系建设的重要体现。2025年“宛美急救”公益行将陆续走进学校、社区、企业等重点场所,计划培训急救员5000人,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筑牢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