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旌德县委卫健发展工委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质效,围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三医”协同发展和会诊转诊服务中心试点建设等重点年度工作,着力提升县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形成协同推进工作机制。2023年,旌德县在宣城市率先设立由分管副县长任书记的县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工作委员会,统筹推进全县医疗、医保、医药事业发展工作,促进“三医”协同机制。同时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打破医疗、医保、医药各自为政的局面,明确卫健、医保、市场监管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为三医协同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每季度常态化组织召开工作会议,专题分析县域卫生健康事业综合改革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解决关键问题,有效破解了政策衔接不畅、资源分散不均等问题,为医改纵深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
部门协同联动,破解看病就医负担难题。围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耗材集中采购”“药械不良反应监测”等重点工作开展紧密沟通合作,打破数据壁垒,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医疗机构诊疗数据、医保报销数据、药品流通数据的互联互通,共同对医疗服务和医药市场等领域进行治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推动药品耗材“量价”齐下,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2024年,两家县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较上一年度分别下降3.22%、6.98%,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明显减轻。
联合监督检查,规范医疗卫生服务秩序。针对医保欺诈、非法行医、基层药品供应不足等问题,旌德县卫健、医保、市场监管部门多次联合开展如针对“诱导消费、过度检查”等不规范诊疗行为、重复医学检查增加群众负担、规范药房建设检查验收等专项整治行动,打破部门壁垒形成执法合力。全年共追回医保基金21.62万元,处违约金3.12万元,行政处罚0.28万元,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和医药市场秩序。
开展医联体协作,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统筹县域医疗资源,推动2家县级公立医院与17家省内外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协作关系,推进实体化会诊转诊服务工作,提高优质医疗资源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医疗服务能力。2024年,两家医共体牵头医院共引进专家46人次、开展坐诊741人次、开展新技术项目12项、三四级手术426台次。旌德县人民医院启动三级医院创建工作,县中医院通过县级中医医院二甲复评审,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有效提升,2024年县域内就诊率85.31%,同期增长3.85%。
推进医共体建设,加快城乡分级诊疗格局。围绕“县强、镇活、村稳”的改革目标,开展以“旌德县人民医院+旌阳镇卫生院+一体化村卫生室”的“1+1+N”为模式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深度融合分级管理建设试点,推进资源整合,人、财、物统一管理,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2024年,2家医共体牵头医院共向医共体内成员单位下沉专家463人次、接诊患者6715人次,完成县域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分别为4462人次、7393人次,基层门诊量占比提升至68.8%,“镇级检查、县级诊断”的分级诊疗新格局逐步显现。
开展“两病”一体化管理,构建防治并重服务体系。开展以结果为导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加强服务质量、强化数据质控,提高服务项目真实性和规范性,有效降低“两病”患者并发症发病率,逐步实现医防融合一体化管理新格局。2024年,全县纳入“两病”一体化管理1.58万人,“两病”免费用药累计41118人次,县财政兜底32.52万元。“两病”一体化管理签约率、履约率分别为82.67 %、96.38 %,高血压、2型糖尿病并发症住院人次分别下降6.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