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月龄的孩子喂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必须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 01
婴儿满6月龄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且应持续到两岁或以上,即使因各种原因需要断母乳的,也应选用母乳替代品(如奶粉)继续喂奶。7-9月龄,每天母乳量600-700mL,哺乳次数不少于4次;10-12月龄,每天母乳量500-600 mL,母乳喂养4次;13-24月龄,幼儿母乳量400-600 mL,每天母乳喂养不超过4次。
宝宝满6月龄后,母乳已经不能为宝宝提供足够的营养了,因此从这个时期开始,就需要给逐步引入各种食物。辅食添加过早容易增加宝宝超重、肥胖的风险,还会影响母乳喂养;而添加过晚则易造成营养缺乏,例如缺铁和缺铁性贫血,进而对宝宝的认知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宝宝的第一个辅食应该是富含铁的动物性食物,例如瘦肉泥、肝泥或者强化了铁、锌等营养素的婴儿谷粉等。刚开始给宝宝喂辅食的时候,每次可以只喂1小勺,逐渐加量;还要调稀一些,动作慢一点,确认宝宝能顺利吞咽再继续喂。
有特殊需要时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辅食添加时间,不应根据自己或宝宝的喜好提前或延迟添加辅食。
小贴士:适合婴幼儿的辅食应该是什么样的?
WHO推荐适合婴幼儿的辅食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①富含蛋白质、铁、锌、维生素A等营养素; ②未添加盐、糖,以及其他刺激性调味品; ③质地适合不同月龄的婴幼儿; ④婴幼儿喜欢; ⑤当地生产且价格合理,如本地生产的肉、鱼、禽、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⑥保证安全、优质、新鲜,不必追求高价、稀有。
及时引入多样化食物, 重视动物性食物的添加
每次只引入一种新的食物,确保宝宝对新食物耐受良好后再引入新食物,逐步达到食物多样化。建议在午餐时添加新的食物种类,从少量开始,观察1-2天,若宝宝未出现不良反应或不适症状,则表示其耐受良好。
不要因为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就盲目地回避所有易过敏的食物,而要在1岁内适时增加各种食物。其实过敏体质的宝宝,甚至牛奶蛋白过敏者,对大部分易过敏食物并不过敏。易过敏食物同时也是优质蛋白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如果为了预防过敏,就限制宝宝对这些食物的摄入,反而会因为营养缺乏而影响生长发育。
辅食添加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7-9月龄的婴儿,辅食质地应该从刚开始的泥糊状逐渐过渡到9月龄时带有小颗粒,比如烂面条、厚粥、肉末、碎菜等;满10个月后,辅食就可以更稠,并可尝试块状食物;1岁以后,转变为稍硬的食物,比如软米饭,再逐步接触家庭饮食。
添加辅食后,辅食在宝宝饮食中所占的比例应该逐渐增加,从最初的每天一餐,尝试为主,逐渐过渡到每天1-2餐(7-9月龄),再到一日2-3餐(10-12月龄),最后同家庭成员共同进食3餐,期间加餐2次(1-2岁)。辅食添加量方面,从在一餐中以辅食代替部分母乳,逐步过渡到以单独的一餐辅食代替母乳。到宝宝满一岁时,辅食和母乳的比例大约是1:1,满1岁后辅食占比超过奶类,成为宝宝的主要食物。
小贴士:不同月龄的宝贝每天添加多少油、盐、糖才合适?
① 油:7-12月龄每日油脂摄入不超过10克,13-24月龄每日摄入5-15克为宜。优先选择富含亚油酸、α-亚麻酸的油脂,如核桃油、亚麻籽油、大豆油、菜籽油等。 ② 盐:7-12月龄辅食中不建议额外添加盐(机体所需的钠完全可以从母乳、奶粉及辅食中获取),13-24月龄每日盐摄入量不要超过1.5克。 ③ 糖:不建议食用,不要添加。因为宝宝此时的消化功能未发育成熟,胃肠功能弱,吃糖容易产生饱腹感,会影响正常进食,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孩子出现其他营养物质缺乏,进而影响宝贝的正常生长发育,并且糖分在体内转化成脂肪,亦引起肥胖症。
提倡回应式喂养, 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进餐时父母或喂养者与婴幼儿应有充分的交流,耐心喂养,识别其发出的饥饿或者饱足的信号,并及时回应,即“宝宝饿了及时喂”、“宝宝饱了及时停喂”,绝不强迫喂养。不少家庭在喂养宝宝时存在“不能及时停止喂养”的情况,是造成宝宝过度进食、超重、肥胖的主要原因。家长应为宝宝提供合适的食物,鼓励宝宝进食,但吃多少则由宝宝自己决定。
鼓励并协助婴幼儿自主进食,培养进餐兴趣。大部分宝宝都有自己进食的欲望,宝宝自己进食不仅能增加宝宝的进餐兴趣,也是精细运动发育的重要推动力,家长应该给宝宝自己进食的机会。宝贝到了10-12月龄时,就可以准备一些便于用手抓捏的“手抓食物”,以鼓励宝宝尝试自喂,比如香蕉块、馒头,面包片、切片的水果蔬菜等。
父母或喂养者应保持自身良好的进餐习惯,成为婴幼儿的榜样。保持进餐环境安静愉快,进餐时不看电视,不玩玩具,也不应通过分散宝宝注意力的方式诱导宝宝多进食,每次进餐时间20分钟左右为宜,最长不超过30分钟。
定期监测体格指标, 追求健康生长
体重、身长、头围等体格生长情况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建议每3个月测量一次。对于营养不足、超重、肥胖等需要饮食干预治疗以及处于急慢性疾病期间的宝宝,还需要增加测量次数,以指导喂养的调整。
平稳生长是婴幼儿最佳的生长模式。这里的“平稳生长”是指宝宝按照自己应有的生长速度生长,比如,宝宝的身长/体重一直处于相同的百分位。每个宝宝的体格发育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应追求上限,也不一定要追求平均水平。
鼓励婴幼儿爬行、自由活动。生命在于运动,对于宝宝来说也不例外,宝宝学会走路前,爬行是主要的运动方式,爬行不仅可以锻炼其肌肉力量,还让他们有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对认知发育也有益。学会走路后,宝爸宝妈们也应让宝宝多走走、多活动,从小培养孩子爱运动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