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就诊,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短缺怎么办?偏远乡镇百姓购买急需药、常见药不便怎么办?
近年来,绩溪县卫生健康委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着力解决百姓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以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县域内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提升乡镇药品供应保障和药学服务能力。今年10月,在总结前期荆州乡卫生院医共体中心药房试点经验基础上,结合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及乡镇分院实际,全面建成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实现了用药范围、网上采购、集中配送、药款支付、药学服务“五统一”,实现县乡两级药品资源共享,打通药事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效解决乡镇尤其是偏远山区百姓用药难、配送难问题,切实解决全县百姓“药紧事”。
一、完善药学管理服务,着力解决体制机制不健全问题
为整合医共体资源,优化医共体中心药房岗位设置,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医共体县级牵头医院成立了由本单位及成员单位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和院感管理、行政管理等人员组成的医共体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下辖医共体中心药房组,科学制定药事管理和药学工作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强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定药品流通环节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药品采购、储存、调配、使用等全过程管理。同时,医共体中心药房为进一步提升药事服务质量,严格履行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指导职责,通过HIS系统动态监测各分院开具处方或医嘱情况,实行处方实时审核及前置审核,医共体牵头医院还定期组织开展各成员分院药事管理质量评估暨门诊处方集中点评工作,有效保障用药安全。
二、完善药品采送流程,着力畅通县乡两级药事信息服务
按照标准统一、数据互通、资源共享的建设要求,今年投入20余万元,在各乡镇分院设置医共体中心药房专线,铺设信息一体化专网,开通乡镇分院HIS系统站点,在牵头医院院内药库HIS系统中开通乡镇分院“子药房”,配齐配全医共体中心药房所需电脑、发票打印机等硬件设施,打破县乡两级信息化壁垒。实行“基层系统提请-药房审核采购-统一结算配送-就地医保报销”的一站式服务新模式,由医共体牵头医院购销合同统一与供货企业结算,并与各分院内部据实结算,联动推进药品统一采购管理,解决多头采购问题,有效降低成本;进一步扩容各乡镇分院用药目录,以乡镇药品目录为基础,以医共体牵头县级医院药品目录为保障,针对乡镇分院无法采购或采购配送困难的品种,通过HIS系统到牵头医院申领使用,再由牵头医院配送到各成员分院,保障基层用药供应及时。
三、完善药品储备用药,着力破解居民群众购药难题
“哎哟,县医院开的药为什么卫生院买不到?”“我老人家腿脚不便,每次往返4小时去县里买药太不方便了!”这是家住荆州乡上胡家村的汪爷爷经常挂在嘴边的抱怨。多年来他患有高血压、脑卒中、慢性肺阻塞性疾病等多种慢性病,以往都要搭车前往县医院购药,自医共体中心药房成立后,汪爷爷再也没抱怨了,在家门口卫生院便能买到所需药品了。
解决基层慢性病等患者购药难题是建设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的重要目的之一,绩溪县前期通过现场调研、数据分析,根据各乡镇分院服务对象用药情况,认真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用目录筛选及特殊用药应急方案制定,逐步完善应急药品调剂配备、慢病用药供应等环节,在乡镇药品目录的基础上,增配牵头县级医院药品目录药品平均130余种,配备品规总数已达400种以上,实现了医共体用药范围内药品共用共享,实现慢性病人用药在县乡两级同范围、同目录、同品种,保证药品效期新、品种全、数量足,真正做到用药衔接有序、药品供应充足、慢病用药可及。
如今,更多像汪爷爷一样的患者通过医共体中心药房,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一站式”药事服务。中心药房的投入使用,进一步落实了分级诊疗,一方面方便了百姓在乡镇就能开具县级医疗机构目录的药品,节省了时间和费用,也减少了对县级医疗资源的挤兑;另一方面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慢性病随访和管理能力,真正做实了医防融合、医防协同,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医共体中心药房这一便民惠民的改革举措,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取得了明显的正向效果。截止目前,通过医共体中心药房开具牵头县级二级医院用药目录中的相关药品,共为全县乡镇老百姓1400余人次带来购药便利。下一步,绩溪县将进一步践行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等政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工作作为深化医改有力抓手,推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用药的更好衔接,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