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二孩、三孩政策的实施,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难题逐渐显现,“生娃容易带娃难”困扰着大多数家庭,近日,宁国市根据婴幼儿家庭现实需求,制定《宁国市托育服务补短板工作方案》,采取相关措施补齐托育短板,多管齐下优化托育服务发展,努力为家长提供高质量的托育服务。
一是科学规划补新老小区配套设施短板。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坚持普惠优先原则,制定托育机构布局规划和项目建设规划,将需要独立占地的托育服务设施和场地建设布局纳入相关规划,新建、扩建、改建一批托育机构和设施。探索利用社区配套用房建立公助民营性质的小区托育机构满足托育需求。
二是加强宣传补婴幼儿照护支持指导短板。推广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邀请学前教育、妇幼保健、儿童心理等方面的专家进机构、进社区、进家庭,普及各类科学育儿知识及理念,为婴幼儿家庭提供公益性的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
三是多元发展补非营利性托育服务短板。鼓励利用社区(村)公共服务设施、闲置校舍、可综合利用的办公场所等资源,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举办非营利性托育机构。鼓励实施托幼一体化建设,支持城区及各乡镇街道幼儿园开设托班等,努力实现每个乡镇、街道都有一定数量的托位。
四是师资培训补托育人才队伍建设短板。鼓励支持安徽材料工程学校等职业院校根据需求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相关专业或在学前教育中设置早期托育服务发展方向,加快培养托育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将托育机构从业人员中所需的育婴员、保育员等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培训目录,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五是综合监管补托育机构规范管理短板。卫生健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落实对托育机构安全保卫、卫生保健、设施设备、食品、饮用水、婴幼儿用品等方面的监管责任,定期组织检查督导,各职能部门加大对托育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探索建立托育机构购买责任保险项目制度,有效化解机构运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