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为提高群众防灾减灾能力,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宣州区卫健系统在5月9日至15日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认真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和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安排。一是成立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组,调整应急处置救治组,卫生应急办公室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各项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专人,落实经费。二是转发国家、省、市文件,要求委属各单位、全区医疗机构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三是及时修订相关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按照处置流程对灾害应急准备、应急响应、恢复重建等内容进行规范。
二、广泛宣传,开展系列活动。一是坚持安全知识教育与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开展“防灾减灾”为主题的集体学习,宣传安全教育防灾的重要性,组织开展卫生应急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等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遇险自救常识。二是将防灾减灾宣传作为各医疗机构创建“平安医院”的一项重要内容,高度重视,积极响应,精心组织。三是结合流动人口多,单次宣传受益面广的特点,充分发挥院前广场和门诊、候诊大厅的宣传窗口作用,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悬挂“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标语横幅,张贴宣传挂图,大屏宣传版面,发放宣传资料等。四是开展卫生应急知识自学和集中培训,增强依法科学规范应急意识和能力。五是紧扣此次宣传活动主题,通过组织讲座、培训、示教等活动,为患者及家属和居民讲解、示范“心肺复苏术”、“康复训练”等医疗急救操作,推进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灾后急救和常见病多发病防治、自救互救知识进科室、进病房、进家属区。以点带面,使应急法律法规、信息报告和操作规范、自救互救知识从受惠特定人群向公众普遍受益转变,发挥防灾减灾宣传周宣传教育功能,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形成社会各界关心关注,人民群众参与的防灾减灾建设良好氛围和局面。
三、加强演练,严格隐患排查。一是模拟自然灾害和消防安全等应急急救演练。通过演练了解各类灾害发生的特点,掌握紧急逃生、自救互救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火灾应急处置能力,减少灾害损失。二是结合我区卫健系统安全生产要求和工作实际,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特别是对医疗救治与疾病防控的重要建筑物、药械储存场所、重要仪器设备和有毒有害物品保藏设施等进行了抗灾能力检测,对药房、放射科、热水房、食堂、氧气供应室、供电配电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手术室等重点目标、环节实施严密监控。同时,重点对人员疏散的组织领导、疏散信号、疏散标志、安全集结点、楼梯拐角处等关键环节部位进行检查,及时排险和限期整改,谨防灾害性天气导致房屋倒塌、设施损坏等事故,严防衍生、次生灾害发生,确保人员安全,提高安全发展能力。
四、加强值守,强化应急队伍。一是各单位切实落实岗位职责,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规范报告应急信息。根据需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二是不断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做好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卫生防疫、心里援助、健康宣教、物资保障等工作,多措并举,确保灾后无大疫。(胡一二)